北京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时需要避免的问题
- 时间:
- 2019-11-19 12:00:56
- 作者:
- 万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北京市教师资格网





常见问题:北京教师资格试讲需要注意什么
一、自己试讲过程中过于投入,忽视学生的主体性
虽然提倡老师们在试讲时一定要有激情,要让自己兴奋起来!但是,不是自己的一言堂!有部分考生在试讲过程中,尤其是理科的老师,在讲解算理类、公式类问题的时候,出现一个最明显的通病就是,在讲解的过程中忘却了自己的老师身份,直接将黑板变成了草稿纸,他们往往背对着考官,一直在说题本上的计算过程,而且讲解越来越起劲。
直接结果就是,整整五、六分钟都是背对着考官在黑板上写东西,与考官完全零交流,说再直白一点,你长什么样子考官都不记得了!最关键的是作为考官,一直看着一个背影(求心理阴影面积),他们根本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,写的又是什么。
而稍微有注意的学生,可能由于紧张或者慌乱,只是单纯地回头瞟一眼考官,然后又自顾自地在自己的世界里畅游数字的海洋。如果你也有这类问题,那你急需有人帮你纠正你的这个问题(这就是平时需要练习试讲的必要性),不然,严重点的话,十分钟试讲时间,基本不正脸给考官看,求考官心里的阴影面积以及你的面试分数。
二、在师生互动中,缺乏真实感
很多教师资格考生在备课过程中,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概念的教学,尤其是在讲解过程中,很多老师直接预设,课堂上的学生回答简直和书本给出的答案一模一样。
其实我们都知道,这在实际课堂中很少会有这种精确的回答,这一方面体现学员缺乏实际教学经验的表现,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教师缺乏对于知识的理解,只会生搬硬套书本的知识点,也反映教师的备课不用心,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刻等等。
三、提出的问题都是封闭性的问题
在试讲过程中,很多考生喜欢问学生,“想不想知道怎么算?懂不懂,有没有、对不对,是不是、好不好”等等,这些问题没有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发挥考生开放性思维,我们应该尽可能问一些有效性的问题。
四、板书设计很乱
大部分学生在板书设计的时候,要不就是知识点省略很多字,导致考官在考生试讲之后抬起头来的时候,看到板书,完全不知道你讲的内容是什么,要不就是整版都是字,考官根本看不到重点。其实,客观来说,考官不可能很认真、仔细地听完完整整的一堂课,注重你所讲授的每一个细节,那么就需要你在板书设计的时候,需要能够一目了然,能够让考官看出你的上课逻辑。
五、对于专业知识的讲授时间分布不正确
教师资格面试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,一种就是跨专业的学员,比如说:学习畜牧的教美术,学传媒的教美术等,这在试讲过程中都表现出来试讲过程中对于专业知识讲解不透彻,虽然中小学的知识难度不是很高,但是讲解得通俗易懂却很难,缺乏回避专业知识的方法和能力。另一种就是专业知识扎实,带过三四年课的老师,这部分的老师在看到考试的题本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无奈,不是不会说,而是想说的太多。
因为教师资格的题本只是单纯截取了一小部分课文,教材;前后知识连贯性省略,比如本来一节课需要讲解好几页教材内容,但是题本呈现的只是单纯地一个图加几句话,少之又少,这把很多老师都难住了,于是就会出现考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讲解知识的篇目很长,而忽视了现实过程中学生的互动,学生的兴趣激发,延伸课外的内容太多。
以上就是关于北京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时需要避免的问题的相关内容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。考生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教师资格相关资讯,如网上报名、报名时间、考试时间、报考条件等,可及时关注北京教师资格网。
【相关文章推荐】
免费领取教资笔试/面试/普通话备考资料>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