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教师招聘高频考点-记忆过程
- 时间:
- 2019-11-18 15:10:22
- 作者:
- 万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北京市教师资格网





报考指南:教招高频考点-记忆过程
记忆过程包括识记、保持或遗忘、回忆与再认三个环节
(一)识记
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。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,它具有选择性。识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:
1.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,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
(1)无意识记:事前没有明确目的,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。由于缺乏目的性,因而识记内容带有偶然性和片断性,缺乏系统性。
(2)有意识记: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,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,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。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。
2.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,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
(1)机械记忆: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,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。
(2)意义记忆: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,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。
(二)保持和遗忘(考察重点,要重点备考)
保持: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,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。
遗忘: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。记忆的最大变化是遗忘。
3.遗忘的规律(记住这里面的关键词)(考试里可能会直接考察)
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,绘制了“遗忘曲线”。
这条曲线表明,遗忘进程是不规律的,是先快后慢的,呈负加速的,因此在学习中应该及时复习。
4.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
(1)学习材料的性质;
(2)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;(数量太多)
(3)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;
(4)识记的方法;
(5)时间因素;
(6)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。
(三)回忆与再认(合在一起叫再现)
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经验的过程。
回忆: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,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。(主观题,闭卷考试多半倾向是考回忆)
再认: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,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。(客观题)
能回忆一定能再认,但是能再认不一定能回忆。
以上就是关于北京教师招聘高频考点-记忆过程的相关内容,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考生。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教师资格相关资讯,如北京教师资格网上报名、报名时间、报考条件、面试试题等,可以及时关注北京市教师资格网。
免费领取教资笔试/面试/普通话备考资料> >